黎族打柴舞

来源:品途旅游网 发布:2014年05月26日 作者:小郑 人气:521

    黎族打柴舞起源于古崖州(今三亚市)黎族丧葬活动,是黎族古代人在死时用于护尸、赶走野兽、压惊及祭祖的一种丧葬舞,是黎族民间最古老、最具代表性的舞种。黎语称“转刹”、“太刹”。
舞具与跳法:
    打柴舞有一套完整的舞具和跳法。舞具是由两条垫木和数对小木组成。跳舞时,将两条垫木相对隔开2米左右平行摆放于地面上,垫木上架数对小木棍。木棍两端分别由数人执握,两两相对,上下、左右、分合、交叉拍击,发出强烈有力的节奏。舞者跳入木棍中,来回跳跃、蹲伏,模仿人类活动和各种动物的动作及声音。持竿者姿势有坐、蹲、站三种,变化多样。打柴舞由平步、磨刀步、槎绳小步、小青蛙步、大青蛙步、狗追鹿步、筛米步、猴子偷谷步、乌鸦步等九个相对独立的舞步组成。在有节奏、有规律的碰击声里,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,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,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。当一对对舞者灵巧地跳出竹竿时,持竿者会高声地呼喝出"嘿!呵嘿!"场合极是豪迈洒脱,气氛热烈。
娱乐价值:
    打柴舞节奏强烈有力,动作古朴粗犷,生动形象,艺术感染力强,具有很强的娱乐性、竞技性,是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的较好方式。在新中国成立后,经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及各县相关部门加工整理,打柴舞搬上舞台、银幕和运动场,成为黎族舞蹈和体育项目,多次参加全国大型文艺汇演和全国民族运动会,被誉为“五指山艺术之花”和“世界罕见的健美操”。由于打柴舞道具、节奏、跳法的特殊性和具有极强的娱乐、竞技成份,打柴舞很快传遍整个海南黎族地区,成为黎族著名的舞种。
历史价值:
    打柴舞是黎族古代护尸舞的“活化石”。经考证,黎舞与丧葬习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打柴舞一种,它是目前发现的黎族古老的护尸舞,对研究黎族舞蹈历史源流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。
文献记录:
    黎族村寨有一丧法叫“旱赛”,即人死后入殓,停棺12天、24天、一个月不等时间,然后入土。在停棺“旱赛”期间,丧家及周村相关男女老少每天晚上都要到丧家跳打柴舞。清代《崖州志》对这一习俗作了记载:“丧葬。……贫曰吃茶,富曰作八,诸心以牛羊低灯鼓吹束奠……。作八,心分花木,跳击杵”。“跳击杵”则指跳打柴舞。这是目前所见的唯一记载黎族舞蹈的古代文献。

   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琼中黎族的民俗娱乐信息,为您的海南三亚旅游做好准备,那么就快来我们的海南三亚旅游看看吧!在这里一定能找到您想要的信息。详情请联系我们的24小时免费客服热线咨询!

去旅游要多少钱

去旅游要多少钱

旅游选海外国旅有保障

  • 品质保证
    深圳排名第一旅行社
  • 旅游局认证
    深圳旅游局认证
  • 先行赔付
    签约付款安全无忧
  • 退款保障
    3个工作日内退款保障

在线报名及企业包团定制